第(3/3)页 如今离发车还有一会儿,正好去寄信,顺便拿点东西出来。 “同志,你好,我寄信。” 窗口的工作人员懒洋洋地把信接了过来,打眼一看,就把信扔了回去。 “大妈,你这信地址写错了吧,你这是京里的一个食品厂的地址。” 工作人员口中的大妈,也就是乔装打扮过的林以桉,那几件颜色灰沉的衣服正好派上了用场。 “同志,我没记错,我这马上要回老家了,可闺女家的钥匙被我不小心拿走了。你瞧,火车马上就要开了,我总不能误了火车啊。” 真是怪事年年有,这眼前不就是一例。 工作人员把信拿了回来,盖了个戳:“大妈,两毛钱。” 林以桉伸出颤巍巍的手从口袋中拿出两毛钱递给工作人员。 工作人员接过钱便要撕下一张邮票给信封粘上。 “哎,姑娘等等,你这下面的邮票红彤彤的,喜庆的很呢!不知道卖不卖啊,老婆子我好带回去给小孙子,过年了添点喜庆。” 工作人员手上动作一停,这大妈年纪不小,眼神倒还挺好的。 卖出去也好,还能多拿些奖金。 工作人员开始卖力推销起来:“大妈,您眼光真好,这是国家刚发行不久的,您看着一版有八十张呢,买回去可划算了,就算这一版得要两百块呢。您要是想分开买也行,就是没那么划算。” 只见面前的大妈脸上满是纠结和肉疼的神色,咬咬牙掏出了一堆毛票。 “姑娘,给我吧,我家就这么一个小孙子,他就喜欢这些。” 工作人员赶紧接过钱数了数,把手中的邮票都递给了林以桉:“大妈,您拿好了。” 等到那佝偻的身影出了邮局门,工作人员就跟后面来收信的同事聊起了这桩乐子。 ”哎,我跟你说,刚刚来了个大妈那叫一个疼孙子,一下子就把咱们之前的那些个卖不出去的邮票给全买了;倒是迷糊的很,自个还没走就往京里寄信,这不花冤枉钱嘛。” 来的同事被她这么一说也想起自己早上遇到的一个奇葩:“我今儿早上也遇到个,还是个军人呢,自己去东北还往东北寄信,你说这不是浪费钱吗。” “钱多的烧的呗。这人呐,不跟你说了,我得交班了。” “行,我也得赶紧把这信搬走。” 第(3/3)页